──第三十一屆世界青年節主要活動已於上星期日完滿結束。逾百萬青年齊聚波蘭分享信仰經驗,並與教宗方濟各一同參與各項活動。澳門教區代表團已於8月2日回澳。詳細內容請參閱下期號角報。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訪聖地,覓主蹤 (六)
閑人 駛進加里肋亞湖 加里肋亞海 (Sea of Galilee) 呈豎琴形狀,因位於加里肋亞地區,所以名為加里肋亞湖。又因湖的西北面是革乃撒辣平原,因此又叫革乃撒辣湖 (Sea of Genesaret),亦因為附近有提庇利亞城,所以亦被稱為提庇提庇利亞湖 (Sea of Tiberias)。耶穌一生的傳教事蹟多數在加里肋亞發生,他剛來講道時,便在加里亞海邊召叫了他的第一批門徒,又常在海邊講道。耶穌多次橫渡加里肋亞湖,更在西岸的塔布加以五餅二魚行了奇跡,吃飽五千人。他也曾在此平息風浪,在水面行走,並施行了兩次網魚的神跡,又召叫伯多祿要去做漁人的漁夫,且三次問伯多祿是否愛他,託付伯多祿牧養主的羊群。
聖言啟航(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心在何方?
梁展熙 耶穌在今天的福音中呼籲:[你們]要預備歷久不壞的錢囊和取用不盡的天上寶藏。再加上福音中家主或盜賊不可計算的突然到來,不少人都把這段章節與基督信仰的末世觀(有關世界末日、上主再來的觀點和論述)聯想起來。不過,從《路》本身的脈絡來看,耶穌在第十二章處理的,主要不是末世問題;而且,一般來說,禮儀年會把該年對應的福音中有關末世的章節放在常年期結束時以及將臨期之中。因此,我認為,耶穌在今天福音中的呼籲,並非只是指向末世。更好說,耶穌是利用末世來作出一些呼籲。
聖言心語 –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丙)
林文森神父 路加 12: 32-48 今天福音中的主題是「醒寤」。我們應該要隨時醒寤,束起腰帶,把燈點亮,就像僕人等候從婚宴返家的主人一樣。當主人敲門回家時,僕人可以毫不猶豫的上前迎接。主人回家時,會給那些準備好的僕人一些獎勵。主人會請他們入座,親自前來伺候他們。無論主人幾點到家,半夜也好,清晨也罷,他都會祝福那些隨時隨地準備好迎接他的僕人。
2016聖召營聖母升天節彌撒通告
(本報訊)澳門教區修院培育及推廣組,將由八月十五至二十日,為十多名男青年舉辦聖召體驗活動,並於首日慶祝聖母升天節。現誠邀各位神長,修道者及教友,參與當日在聖若瑟修院聖堂舉行的隆重彌撒,同為教區司鐸聖召祈禱。 日期:八月十五日 (周一) 時間:下午五時正 地點:崗頂聖若瑟修院聖堂 主祭:李斌生主教
科技大觀園 – 最不怕餓的動物是…
(國家地理雜誌)動物降低代謝率的能力對生存十分重要。「只要是會吃東西的物種,早晚都會遇上沒東西吃的問題,」生物學家馬歇爾・D・馬奇烏說。有時候,長時間的禁食是出於本能──例如要冬眠好幾個月,或是進行5000多公里的遷徙。在其他時候,動物就是找不到食物可以吃。目前已知能在挨餓模式下維持最久的是水熊蟲,這種蟲屬於緩步動物門,是一種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無脊椎動物,可以十年不吃東西。 包括人在內的其他動物又能夠忍受多久不吃東西呢?答案請看附圖。
身體神學課程最後一堂於八月六號完成
(本報訊)由澳門教區婚姻家庭與生命委員會主辦;李斌生主教講授,為期六節之身體神學課程即將完成,最後一節課堂將在八月六日下午三時假澳門崗頂前地聖若瑟修院宏恩堂舉行,完成六節課堂之學員可以在最後一堂現場申請參加教區培育之貞潔大使,倘若有意參加貞潔大使而未有完成六節之學員,可在當日現場登記後於十月後補課,婚委會辦公室同事將會聯絡已登記的學員。
玫瑰花雨 – 滋潤神州
陳開華神父 受到小德蘭(Ste. Thérèse de Lisieux, 1873-1897)為其在重慶代牧區傳教的神兄陸良道(Adolphe Roulland, M. E. P., 1870-1934)神父終生代禱的美好經驗(這是加爾默羅會的神聖傳統)的啟發,1995年,法國真福團的唐德莱在裡修發起成立了「玫瑰花雨祈禱事業」。
好書介紹 -《灣生回家》:一段台日交織的歷史故事
馮瑋怡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總會想起那兩顆落下在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不論誰對誰錯,但我們都記得那些犧牲的日本居民。然而在這一段歷史中卻存在一群在戰爭中被遺忘的日本人。一次偶然與來自台灣的朋友的對話,讓我認識到灣生這個名詞。他們是一群在日治台灣五十餘年間出生的日本人,也讓我翻開了《灣生回家》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