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Jijo Kandamkulathy, CMF 追思已亡節 (丙年) 若望福音 6:37‑40 今天,我們紀念已逝的靈魂,無意間被帶入他們留下的活沉默之中。追思節不僅是禮儀的懷舊,更是一場靈性的清算——當面紗變薄,我們被邀請凝視死亡的奧秘,視之為門檻而非終點。我們不帶答案而來,只帶疼痛;我們不帶確信而來,只帶渴望。在這神聖的渴望裡,我們聽見耶穌說:「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裏來……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這不是感情上的慰藉,而是一項根本的應許。要領受這應許,我們必先踏過失落與悲傷的地形——不能繞過它。
心遇聖言
【心遇聖言】謙卑的心
文:杜亮神父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丙年) 本週日的讀經提醒我們:天主察看人心。祂傾聽謙卑者的呼求,為正義發聲。祂不棄絕貧窮弱小者,反而眷顧信靠祂的人。本週日更向我們彰顯驕傲與謙卑的差異:謙卑意味著認清自己在天主與他人間的真實位置,遠離傲慢,並勇於承認過失。
【心遇聖言】信德、寂靜與堅持:祈禱的轉化力量
文:柴浩東神父,耶穌聖心司鐸會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丙年)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教導我們祈禱的持續重要性,通過一位向不怕天主的法官請求公義的寡婦的比喻來說明這一點。這個故事邀請我們反思自己祈禱生活的質素及其轉化的力量。
【心遇聖言】感恩的回應
文:李愛德神父,SCJ 這主日的讀經讓我們深刻反思謙卑、醫治,以及天主恩寵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顯現的奧秘。在舊約與福音書中,我們相遇了外邦人——那些被視為局外人的人,他們認識到天主的力量,並以感恩和敬畏的心回應。這些故事挑戰我們檢視自己的心靈,問自己:我們是否真實看見天主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如果看見了,我們是否以感恩的心回到祂面前?
【心遇聖言】希望的朝聖者:門徒生活的激進呼召
文:李愛德神父,SCJ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丙年) 本主日的讀經邀請我們深入思考智慧、自由以及作為門徒所需的代價。它們挑戰我們以福音為中心重新調整生活,以靈性之明來觀看,並勇敢地作為希望的朝聖者前行。
【心遇聖言】撒瑪黎雅人的慈心
文:文祖賢神父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丙年)路加福音 10:25-37 在今日福音的比喻中,有四個主要人物:被強盜襲擊的受害者、一位司祭、一位肋未人,以及一位撒瑪黎雅人。
【心遇聖言】 真基督徒的標記
文:柴浩東神父,耶穌聖心司鐸會 丙年第十四主日 (路 10:1-12, 17-20) 在本主日的福音中,耶穌派遣七十二門徒,兩人一組,前往祂將要探訪的各城各鄉。路加福音中所提出的這個數字,代表猶太人想像中的所有異教國家(創世紀 10)。派遣這些門徒前往異教之地,其他福音作者只在逾越節後才提到,這顯示路加福音從一開始就強調耶穌和宗徒使命的普世性。為了使教會(最初由門徒代表)能夠忠於導師的教導,並準備好在歷史上最具挑戰性的水域中航行,在今日的福音中,耶穌留下了一些訓導。在派遣他們執行任務之前,耶穌以一個真正的宗徒應該具備的價值觀和原則來塑造祂的宗徒。本人建議我們默想這些價值觀和原則,其對我們這些在現今身處世上的教會成員同樣重要。
【心遇聖言】五旬節:聖神的恩賜與天主神聖子民的誕生
文:李愛德神父(Fr. Eduardo Emilio Aguero)耶穌聖心司鐸會譯:Jasmin Yiu 丙年聖神降臨節(五旬節) 門徒團體連同宗徒們及聖母瑪利亞,滿懷期待地聚集在一起。主耶穌基督已回到祂的光榮,與天父永遠同在,完成了祂的「逾越」——從死亡到永生,實現了祂的救贖使命。祂的復活不僅是單單超越死亡的勝利,更是祂自起初便擁有永恆光榮的彰顯;因着祂回到天父右邊,以致祂能完全地享有勝利與光榮。
【心遇聖言】耶穌升天,作為親近與臨在的新形式
文:柴浩東神父耶穌聖心司鐸會譯:一朵小白花 丙年耶穌升天節 本週四,慈母教會傳統上慶祝耶穌升天節。在許多地方,例如澳門,這一天都並不是公眾假期,讓人們較難參與禮儀,所以移到主日慶祝。這教條教導,耶穌在復活後的40天,結束了祂在世上有形的形態:祂升了天,坐在全能者天主父的右邊。
【心遇聖言】戰勝恐懼與焦慮的平安
文:杜亮神父(Fr Leonard E Dollentas)譯:Jasmin Yiu 丙年復活期第六主日 本主日的福音,選自耶穌在最後晚餐後告別門徒時的一番教導。門徒們曾陪伴耶穌,看祂向群眾宣講、赦免罪人、施行奇蹟。如今,耶穌召集他們享用晚餐,為祂即將來臨的死亡作準備。當門徒聽到耶穌說自己將要離去時,他們感到焦慮和極大的不安。耶穌深知他們的憂慮與恐懼,便以平安作問候和告別禮物,去安慰他們。耶穌基督的平安是賜給所有人的。祂說:「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在這段說話中,耶穌清楚地定義了自己所賜的平安,並非「像世界所賜的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