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二零一五年第三十屆世界青年日文告
心地純潔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看見天主(瑪5:8) 教宗方濟各 信訊 恭譯 各位親愛的年青人 我們繼續走在前往克拉科夫的朝聖之旅,那裏將是於二零一六年七月舉行的下一屆世界世青日的地點。我們已選定了真福八端作為我們的嚮導。去年我們在山中聖訓的上文下理中思考過神貧者有福的一端,我們一起發現到,真福八端的革命性意義,以及耶穌要我們勇敢地踏上那刺激的追尋幸福之旅的有力呼召。今年,我們會認真思考一下真福第六端:「心地純潔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看見天主」(瑪5:8)。
婚姻令人成聖
小德蘭的雙親將成史上首對齊列入聖品的夫婦 本報譯 梵蒂岡一發言人公佈,今年十月,里修聖德蘭的雙親,真福路易瑪爾定和真福葛林瑪爾定(Louis and Zelie Martin)將成史上首對齊列入聖品的夫婦。 冊封聖人部部長安繼羅‧艾馬托樞機主教(Cardinal Angelo Amato)於法國里修的聖德肋撒大教堂主持彌撒時稱,這對夫婦將在十月十九日,一併被列入聖品,他當時正出席梵蒂岡出版社(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舉辦的會議,主題是《聖人有何用?》,而討論焦點是聖化家庭的重要性。
聖若瑟修院慶祝大聖若瑟瞻禮日
湯漢樞機:以信望愛三德去迎接未來 大聖若瑟是納匝肋聖家的「守護者」,亦是中華主保聖人。聖若瑟修院舊同學會特於三月十九日(上星期四)舉行會慶紀念活動,同時紀念聖人的慶日。當日下午五時三十分由管風琴師龐保頤教授演奏聖樂,隨後六時邀請了香港教區湯漢樞機主教,與澳門教區黎鴻昇主教,聖若瑟修院院長劉哲明神父等一同舉行聖若瑟瞻禮彌撒。當天彌撒以拉丁文進行,並由舊同學組成的聖多瑪斯合唱團詠唱額我略彌撒曲。聖堂聚滿了昔日的同窗,好友,修女及教友,座無虛席。 湯漢樞機進行講道期間,首先感謝了舊同學會賈伯樂理事長(José Cabral)及盧文輝副理事長(Rufino Ramos)的安排和邀請,與及感謝全體舊生好友對他的厚愛,並能藉此機會更新大家的友誼。之後他以中文及英文進行講道。彌撒結束後,樞機亦留步聖堂內向朋友及教友們打招呼,與及拍照留念。之後聖若瑟修院舊同學會隨即於德興(澳門)海鮮火鍋舉行晚宴,筵開11席。來賓及好友共同歡聚,重溫舊日往事。 以下為湯漢樞機當日彌撒的講道全文:
2014/2015學年聖家學校師生競技日
林淑華修女:讓聖家孩子愉快學習、健康成長 (本報訊)聖家學校於三月十九日及二十日,在該校操場舉行「師生競技運動日」。在三月十九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舉行的開幕儀式,邀請澳門教區黎鴻昇主教、教育暨青年局郭小麗副局長、天主教學校聯會會長周伯輝神父、中華教育會陳虹理事長、玫瑰道明傳教修女會鄭德蘭省會長及家長代表擔任主禮嘉賓,為一連兩天的「師生競技運動日」拉開序幕。
「第三十四屆校際歌唱比賽」
由教青局轄下外港青年活動中心主辦、澳門文化藝術教育中心承辦的「第三十四屆校際歌唱比賽」,於2015年3月19-21日假教業中學禮堂舉行。是次參加比賽的隊伍共有三十三隊,參賽人數達一千六百五十人。中學組榮獲優異級的隊伍包括:菜農子弟學校、蔡高中學、浸信中學、陳瑞祺永援中學、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教業中學。有關歌唱比賽的短片請見本報網頁 (圖:澳門嘉諾撒聖心中學英文部獲得優異級)
逾越晚餐及耶穌受難話劇
逾越晚餐及耶穌受難話劇──從乙年馬爾谷福音聖枝主日取得靈感,並在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修女及Fr. Corrado Roberto的指導下,一眾主日學老師,學生及家長於2015年3月22日上午,在氹仔嘉模聖母堂前地重新演譯了耶穌基督逾越節及耶穌受難的事蹟。 (圖:Oswald Vas/華超權)
澳門聖老楞佐堂2015年4月19日慶祝病人之痊聖母瞻禮
謹訂於主曆二零一五年四月十九日(星期日)慶祝病人之痊聖母瞻禮。該日上午九時正將舉行感恩聖祭,敦請澳門教區首牧黎鴻昇主教主禮。彌撒後隨即恭奉聖母像遊行。遊行路線由聖老楞佐堂出發至慈幼中學操場環繞一周,隨即返回聖老楞佐堂。禮儀完畢後,聖堂將設午餐招待參禮信眾,餐費全免。誠邀兄妹姊妹踴躍參與,祈求藉著聖母的轉禱,福佑全澳市民身心泰康。 此外,病人之痊聖母九日敬禮,由四月十日至四月十八日,於每天早上七時半彌撒中進行,敬請留意。 聖老楞佐堂 主任司鐸 周安智神父 致意 2015年3月25日
聖經中「美」的管闚
耶穌的十字架(一) 陳繼容 我國著名學者朱光潛在他那本《談美》的書中有一段這樣說:「一篇生命史就是一種作品,從倫理的觀點看,它有善惡的分別,從藝術的觀點看,它有美醜的分別。善惡與美醜的關係究竟如何呢?就狹義說,倫理的價值是實用的,美感的價值是超實用的;倫理的價值都是有所為而為,美感的活動則是無所為而為。比如仁義忠信等等都是善,我們不能不著眼到人群的幸福。美之所以為美,則全在美的形相本身,不在於它對人群的效用(這並不等於說它對人群沒有效用)(頁147-148)。
聖言啟航
不可欠缺苦難的聖枝 梁展熙 粵俚有云:「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禮儀慶日都一樣。我們習慣把這主日稱為「聖枝主日」,再加上這主日獨有的聖枝遊行,因此教友們有意無意只把注意力集中於今天禮儀的開始部分。又再加上十分長的福音誦讀,使教友們除了記得他們讀的是耶穌受難史外,大概記不了多少受難史的內容。也許,如果我們棄用上述的簡稱,而重新起用這主日的全名──苦難聖枝主日,我們就會記得,禮儀要我們在這一小時內重溫耶穌在耶京中大約一週(即我們的聖週)的如坐過山車般的經歷,在屈指數天之內,從被萬民擁戴到被全民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