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雖然取消了2月26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卻持續從他的病房講授要理。聖座新聞室當天發表了教宗為此準備的要理講授稿件。
聖父教宗繼續以「耶穌基督、我們的希望」為主題的系列要理講授,省思了獻耶穌於聖殿的奧跡。那時候,耶穌出生滿40天,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遵守梅瑟的法律,帶耶穌到聖殿去獻給上主。教宗解釋道,這展現出瑪利亞和若瑟不僅讓耶穌「融入家庭、子民及盟約,而且關心祂的成長」。與此同時,他們「在理解一個遠超過於自身的聖召方面」也逐漸有所成長。
信望愛的見證人
接著,教宗將目光轉向另外兩名在聖殿裡的人:年邁的西默盎和亞納。
西默盎渴望天主對以色列的諾言實現。他受到啟發,將耶穌聖嬰抱在懷中,並且因為看見以色列的救主而深感安慰。他「以一首由衷感激的讚歌」來表達感受,這首歌後來在教會內成了一天結束時誦念的禱詞。
教宗稱西默盎是「信德的見證人,他領受了恩典並將恩典傳給別人;他是望德的見證人,望德從不叫人蒙羞;他是天主聖愛的見證人,這份愛以喜樂與平安充滿人心」。
心靈重燃希望
在西默盎身邊的亞納是一生事奉上主、虔心祈禱的寡婦,她也在耶穌聖嬰身上看見了救恩。教宗闡明,亞納一看見耶穌聖嬰,就稱謝以色列的天主「在這名嬰孩身上救贖了祂的子民,並與他人談論祂,慷慨地傳揚先知性的話語」。
教宗指出,「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內,心靈重新燃起希望,因為基督、我們的希望得以進入其中」。
希望的朝聖者 教宗最後邀請信眾效法西默盎和亞納這兩位「希望的朝聖者」。他們能夠看穿表象,「知道如何喜樂地迎接天主的降臨,在弟兄姊妹心中重新燃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