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福音4:19-24 11月9日,我們慶祝在羅馬的聖若望拉特朗大殿奉獻日,因為它是普世所有聖堂之首,也就是所有在世上的旅途教會信友們的母堂。大殿的獨有稱號,「至聖的拉特朗大殿,全羅馬及普世所有聖堂的母親及根基」,也被銘刻在正門上。 一般人也許會認為聖伯多祿大殿才是教宗所在的大教堂、所有聖堂之首,事實並不是如此。我們可以從拉特朗大殿的歷史找到答案。在早期的幾個世紀,羅馬當時仍然禁止天主教,因此有許多基督徒殉道。第一位受洗成為基督徒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西元313年頒布了非常有名的米蘭詔書,准許了基督徒可以公開傳揚福音。他將原本屬於拉特朗家族的土地以及蓋在上面的宮殿全部捐給了教宗。此宮殿後來被改建成教堂,並在西元324年11月9日奉獻成為日後的拉特朗大殿,接下來的一千年中,歷代教宗都住在這兒,拉特朗大殿成為了教宗所在的官邸。拉特朗大殿一開始被奉獻於至聖救主基督,後來,洗者聖若翰和聖史若望被追封為共同主保。它是最古老的教堂,儘管歷經滄桑沉浮,多次遭遇火災、地震、戰爭等,但是大殿一次又一次地被悉心修復重建,屹立如初。歷史中有將近一個世紀之久的時期,教宗被迫遷移至法國的亞維儂。後來當教宗回到羅馬時,拉特朗大殿還殘破不堪,在它完全修復之前,教宗曾經住在其他兩個地方。因此,拉特朗大殿成為天主教會堅忍永恆的記號。從十二世紀起,拉特朗大殿的奉獻日,因著其「普世母堂」的崇高地位,成為普世教會共同的慶日,它將所有地方教會和羅馬教廷連結在一起,幫助我們想起天國的喜訊,愛、共融合一和永恆的真諦。
聖神降臨 梁展熙 無論在講道台、主日學,以致中小學的課當之內,提到聖神降臨,自然而然用的就是火舌降在宗徒們身上,然後宗徒們能說各種語言的這一幕。的確,這一幕帶出了聖神降臨事件的驚天動地和震撼人心,但聖神降臨是否就這般只是訴諸外在的事件呢?今天禮儀的三篇讀經,似乎都為我們提供深思聖神降臨的三個不同的深層幅度。
在徒步的過程默想聖母急速啟程澳門教區青年日2022青年學習聖母 懷着基督服務他人 (本報訊)由澳門教區青年委員會辦公室籌辦的2022澳門教區青年日(下稱「澳青日2022」)上週六(19日)順利舉行,逾50名青年及12名義工參與。今屆澳青日的主題為「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路1:39),以配合明年於葡國里斯本舉行的世界青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