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愛的喜樂」家庭年口罩義賣行動圓滿結束

為回應《愛的喜樂》家庭年,教區家庭日籌備委員會籌辦一系列的家庭活動,其中在2022年4月24日,籌委會分別在九個堂區舉行「愛的喜樂」家庭年–口罩義賣行動,目的是為「教區家庭年項目籌募經費」,望能透過活動宣揚愛德,營造教區家庭的氛圍。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聖安多尼頤老之家主任:長者服務是天主給我們的使命與召叫

【服務長者三十八載】專訪聖安多尼頤老之家李然崧主任「長者服務是天主給我們的使命與召叫」 (本報訊)上週六(23日)是聖安多尼頤老之家成立的第38週年,承接兩個月前假盧廉若公園春草堂舉行為期兩週的「火樹銀花——漂流故事閣」長者生命故事作品展,該中心特別推出作品線上展,新增最後一批、共九位長者的作品,並加入頤老之家的故事冊,讓大眾重溫長者的故事,以及回顧頤老之家在過去38年來的點滴。在此機會上,《號角報》有幸訪問該中心的主任李然崧姑娘,並與各讀者一同分享自己過去38年來與頤老之家一同成長的經驗,以及和長者相處的心得。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若瑟六校「E世代與青年同行」

(本報訊)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素、增強青少年對網絡成癮行為的免疫力、更好地照顧到學生各方面所需,以及加強培養教師對策受網絡成癮問題影響的學生、為其重建健康生活提供援助,日前(13日),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舉行教師培訓課程,邀得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自由TEEN地」譚迪生主任分享講授預防青少年網絡成癮、保護自我的技巧,校長、主任,以及全體教職員出席是次培訓。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淺談母乳之宗教意義

母乳餵哺:天賜的禮物淺談母乳之宗教意義 文:譚志青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根據伯多祿前書第二章第二節的記載「應如初生的嬰兒貪求屬靈性的純奶,為使你們靠著它生長,以致得救」,媽媽的母乳比喻為天主的救恩。有人把母乳哺育形容為母親的天職——孩子由呱呱落地起便開始哭鬧,但一回到母親懷中就馬上得到安慰;也有人把母乳形容為「猶如天主賜給在曠野中的以民的瑪納」。有不少名家的畫作,描述了聖母瑪利亞餵哺嬰孩耶穌的景象,由此可見母乳餵哺的概念其實已深入民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利瑪竇幼稚園舉辦親子共讀繪本故事工作坊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幼稚園部一直致力培養幼兒閱讀好習慣,同時希望透過親子共讀,增進親子互動,讓幼兒學會如何溝通、聆聽和分享喜樂,陪伴他們健康成長。適逢4月23日為「世界閱讀日」,該校亦積極響應由澳門文化局及青年發展局聯合主辦的「2022年『4‧23澳門全城共讀』」共讀點系列活動,期望能持續推動社區閱讀文化,使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堂區簡訊

(一)、聖若瑟恩保堂將於4月29日(星期五)下午六時正,假望德聖母堂提前慶祝該會主保大聖若瑟瞻禮,彌撒前在聖堂恭唸玫瑰經,隨後舉行感恩聖祭;彌撒後將移步至堂區辦事處會議室舉行會員大會。 (二)、聖若瑟勞工主保堂慶祝主保瞻禮——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將於5月1日(復活期第三主日),慶祝堂區主保瞻禮。是日上午九時半,舉行堂慶感恩聖祭,敦請教區李斌生主教主禮。在聖祭中,將施放堅振聖事及兒童初領聖體禮。歡迎教友參加,共沐主恩。 (三)、慶祝病人之痊聖母瞻禮——聖老佐堂區將於5月1日(星期日),慶祝病人之痊聖母瞻禮,是日上午9時正舉行感恩聖祭。因疫情關係,故今年聖像出遊在該堂花園進行。祈求藉著聖母的轉禱,福佑全澳市民身心泰康。此外,病人之痊聖母九日敬禮,由4月22日至4月30日,於每天早上七時半彌撒中進行。 (四)、公進行聖母月朝聖活動——公教婦女進行會定於5月(聖母月)2日(星期一)上午11時,在聖若瑟修院花園聖母像前舉行特敬聖母禮儀,慶祝聖母月,並推廣聖母的敬禮,禮儀內容包括:獻鮮花、燃點蠟燭、奉獻經文、誦念玫瑰經、聖母禱文及頌唱聖詠。 欲參加敬禮的會友或贊助員、教友,請於是日依時自行往修院花園內集合,歡迎踴躍參與,共同將世界、本澳及自己奉獻於天上的慈母。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中六校舉辦「美『勵』人生」生命教育系列活動

(本報訊)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輔導處與公民科、體藝科、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Teen 情」計劃合辦在4至5月期間舉辦「美『勵』人生」生命教育系列活動,旨在向學生灌輸生命的寶貴,全因天主賦予人應有的尊嚴和價值。生命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天主賦予了人應有尊嚴和價值,生命教育最核心的價值是尊重每一個生命,告訴學生應該愛惜自己的生命,讓他們明白「身體髮膚受之『天父』」的道理。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大外展課程囚友學員分享(3)

文:一位就讀聖大外展課程的囚友 我是一名在囚人士,同時亦是一位在獄內就讀社會工作系外展課程的學生,首先非常感恩聖若瑟大學本着有教無類的精神,在有限的資源下,仍然不畏困難,長途拔涉地入到監獄內舉辦課程,同時非常感激校方為了我們的學習環境不斷多方連結資源,不但於課程間確保教學質量,更為我們設立獎學金及助學機制,進一步肯定我們的價值和所學所得,而我亦非常榮幸,可以成為上一屆的獎學金得獎者之一,面對自己的過往經歷,縱觀自己的人生,這次特別的體驗確實有着很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