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於3月19至6月11日(逢星期五),舉辦了「發現不一樣的自己~2021親密之旅(個人成長)」工作坊。
本地 Local
聖保祿學校畢業班感恩聖祭
(本報訊)6月25日,澳門聖保祿中學為幼稚園、小學、初中及高中的畢業班同學舉行感恩彌撒。是次彌撒由羅樂仁神父主祭;輔祭、司儀、讀經、信友禱文皆由同學負責。
一趟路環朝聖之旅 陳基慈神父服務澳門紀要 啟迪辨晰「天主的臨在」
文:新丁 在這小城,每當想出去走走、散散心、遊車河,總少不了想去到最遠的路環。以現今的交通網絡而言,從澳門半島往路環市區才半小時的車程,比起小時候,唯一的交通工具只得要在媽閣乘船約一小時,才能到達路環的碼頭。
【好書推介】《我們都是好山羊:治癒心中的天主形象》
本書簡介 聖經中「山羊」與「綿羊」的比喻,往往被視為天主對人的審判,而從中衍伸出的天主形象,經常是嚴厲、威權、不可忤逆的。然而這樣的天主形象,全然是福音要帶給我們的好消息嗎?天主是用什麼樣的愛與罰在對待綿羊與山羊呢?而我們又將自己置於何處?這樣的問題都取決於我們心中天主的形象。
李主教主持聖伯多祿聖保祿二位宗徒瞻禮
(本報訊)6月29日(週二)是聖伯多祿聖保祿宗徒瞻禮,李斌生主教假玫瑰聖母堂主持大禮彌撒。李主教引用當天讀經,指耶穌親自將天國的鑰匙交付給伯多祿,代表着打開教會的門,讓更多人得救。不過,天國的門雖然是打開的,但我們要進入,首先要打開我們的心。主教鼓勵教友要藉着教會中的聖事與恩寵,藉着教會帶領我們「走出去」,好能藉着聖化的恩寵,成聖自己,聖化他人,轉化世界。
李主教主持聖施禮華瞻禮彌撒 「學習聖若瑟的精神,回應並活出天主的召叫」
(本報訊)上週六(26日)是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的瞻禮,該團體當日於玫瑰聖母堂舉行瞻禮彌撒,由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持,多位神父共祭。 李主教分別以中文及英文講道。他引述福日指出,耶穌召叫門徒要划到深處去,並成為漁人的漁夫,是一份聖召,而整個場面是溫馨的:「這場面反映出耶穌與門徒的關係。Duc in altum,划到深處去,這是耶穌對門徒說的,而他們則說捕了一整夜都沒有,但仍然會再次划到深處,而且是遵從耶穌的話;這有如孩子們聽從父親的話。」
【以巴衝突】(3) 去除己見或是排除異己
文:Joshua Un 每一個人是獨特的。因為獨特,所以人有「自己」和「他人」之分。筆者希望以解釋人這一獨特性,給以巴衝突這個系列一個總結:認識猶太人和亞拉伯人不是來自我們的腦袋。
「克賴頓模式生殖照護系統」簡介會
(本報訊)有感現今社會夫婦面對生育問題日益增多、女性關注婦科健康狀況渴求亦不少,因此,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現增設一項名為「克賴頓模式生殖照護系統」的自然生育照護服務。「克賴頓模式生殖照護系統」是一項既能讓女性深入了解身體運作、監察及管理婦科健康狀況,又能協助夫婦以教會認可的、合乎天主教會訓導、倫理道德方法解決生育問題的自然生育照護技術。因此,該「系統」均適合準婚、已婚人士及單身女性使用。
教理委員會「舊約英雄傳」聖經課程圓滿結束
(本報訊)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下稱教理委委員會)舉辦的「認識聖經課程——舊約英雄傳」上週四(17日)圓滿結束。本期課程共八節,課題根據聖經舊約中的歷史順序,以不同的代表人物介紹各舊約各個時代,由聖祖、出谷、民長、君王、北國、南國、充軍流放期至以民歸國,由梁展熙博士及李蔭漩先生擔任導師。
青年透過麵餅製作體驗「餅酒中的愛」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青年年籌備委員會(下稱籌委會)上週六(19日)假聖若瑟大學青洲校園,舉行本年季度青年聚會——「餅酒中的愛」,讓青年一同透過麵餅製作,感受天主在聖體聖事的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