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十月二十日 茲奉李斌生主教諭,公布成立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委任成員如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冊封7位新聖人 – 祈禱就是搏鬥,不為打贏戰爭,而為贏得和平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0月16日主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大禮彌撒,冊封7位真福為聖人。8萬名信友在場參禮,向新聖人表達敬意。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強調,祈禱就是搏鬥,讓聖神在我們内祈禱;祈禱「不為打贏戰爭,而為贏得和平」。
慈幼會顧志明神父安息主懷 享年90歲
(慈幼會中華會省訊)慈幼會士顧志明神父 (Fr. Matthias KOU Chih-ming),聖名瑪弟亞,已於10月16日早上8時2分在香港東區醫院病逝,安息於天父的懷抱,享年90歲。
泰王普密蓬逝世,教宗向泰國全體人民致哀
(梵蒂岡電台訊)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10月13日逝世,享年88歲。教宗方濟各「聞訊後深感悲痛」,遂寄發唁電給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表達哀痛之情。
聖母遊行
──香港教區慈悲禧年專責小組與長洲花地瑪聖母堂,十月九日下午舉行「聖十字架及花地瑪聖母敬禮遊行」,由湯漢樞機主禮,夏志誠輔理主教襄禮,逾一千三百人參加,同心為長洲社區、香港社會以至中國祈禱。
教宗方濟各接見長者 – 老年人是社會和教會的重要成員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0月15日在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了意大利全國老年人勞工協會和意大利老年人聯盟的7千位代表。教宗表示,我們應建設一個更加包容的社會,不把老年人視為「無生產力」的人,而是「生命文化」的寶貴見證人。
北歐主教:我們應秉持懺悔的精神紀念宗教改革5百週年
(梵蒂岡電台訊)斯堪的納維亞主教團於10月15日向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和冰島的教會團體發表一封牧函。主教們表示,儘管宗教改革提出的所有理由都入情入理,但它的確造成了基督信仰的分裂,使基督信仰從當年到今天不斷深受折磨。由於這個分裂,北歐國家的天主教會直到數個世紀後才得以復甦。為此,「我們不能大肆慶祝宗教改革開啟5百週年,卻應秉持懺悔的精神加以紀念」。
教宗公開接見
──教宗方濟各十月五日首次於公開接見場合與華東江蘇省蘇州教區徐宏根主教(前左),及與前往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朝聖的教友合照。
每一個顆改變的心,都是天主回應我們禱告的明證
May Tam www.FLL.cc 根據 ,「新約聖經詳細闡釋基督徒的祈禱是因基督中保之名, 透過臨在的聖神扶助和恩賜力量, 向天父祈求。」教會的聖人認為禱告是「心靈的渴望」(聖女小德蘭),「各樣錯誤的庇護所」(聖金口若望),「沐在愛內」(聖耀漢維亞內)。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禱告是與天主溝通的一種方式,與祂交談,在天主的臨在中,直接呼求祂。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三十主日(丙) -「這個稅吏回到家裏,成了義人,而那個法利塞人却不然。」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18: 9 - 14 今天的讀經主要是告訴我們天主會俯聽每個人的祈禱,特別是罪人。或許我們會覺得奇怪,祂不是應該會比較喜歡那些遵守誡命的「好人」嗎?這就是今天讀經中法利賽人的想法。福音中我們看到一位法利賽人跟稅吏。法利賽人努力地想證明自己謹守猶太人的律法和天主的誡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