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宗教課程教師專業培訓課程:學員分享(1) 基礎神學:聖經篇

天主教澳門教區與聖若瑟大學合辦「宗教課程教師專業培訓課程」,旨在協助有需要任教宗教、修身、倫理等相關科目的老師更深入了解天主教學校的辦學理念,並加強自身對聖經、倫理、以至品德培育等範疇的認知,再配合各種教學法的探討,以及價值教育和建立跨學科宗教氛圍的經驗分享,為澳門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宗教教師,從而達到提升本澳宗教課程質素的目標。此課程包括三大單元,分別是基礎神學、品德與倫理、以及宗教教育法。本報本期起一連數週分別按各單元,刊登參加老師的讀後感,與讀者分享課程得益。

基礎神學希望通過編排有序之課程結構,協助學員正確理解天主教信德的內容,此單元的主題包括聖經導論、啟示論、創造與原罪、天主聖三、基督學、教會學、聖母學、教會史、末世論、禮儀導論、七件聖事以及聖儀 共57小時。

學員鮑少娟表示:在基礎神學中「聖經導論」的單元是讓她最想去探究認識及思考的。人們都稱聖經是一本很奇妙的書,它真是一本世界的文學名著,全世界都有其版本,閱讀者都把聖經當作靈性生命的書籍。經導師的介紹後,讓她對聖經又多一點的了解和認識, 聖經分舊約(46卷)和新約(27卷)。舊約包括有梅瑟五書(創世紀等)、歷史書(以色列民族史)、訓誨書(聖詠、智慧書等)和先知書等;而新約包括有福音(耶穌生平及教訓)、宗徒大事錄(初期教會史)、保祿書信、公函(其他宗徒書信)及默示錄。舊約是指天主與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上所立盟約,是記載耶穌降生前的事蹟;新約是耶穌基督以自己的聖血和聖死,為全人類所立的永遠盟約,是記載耶穌降生後的事蹟;福音是新約中有關耶穌生平的四卷書,福音意即喜訊, 因耶穌基督的降生給人類帶來了救恩。以上都是她對聖經的架構圖有最基本的認識,同時她亦看到聖經中彰顯很多有關人生的真理,當中有關生死、愛恨、苦樂、成敗、希望、失望、尋覓、平安……等聖經故事,她相信上主是藉此進入這些人性的故事內,顯示祂救贖我們人類的計劃,除此之外, 聖經內也有史詩,也講述人類的艱苦過程, 也描繪出我們人類如何去認識天主,逐漸醒悟人生,這須要我們用愛去默會,用愛的耳朵去聆聽這些人生的真理,但有時也自覺未有深度地閱讀聖經,反思她仍要多讀多鑽研,生活上她要去實踐聖言,要依聖經的指示去生活和實踐,要分享和傳播聖經的聖言話,因聖經是一本好的著作,我們亦應把這本好的福音,透過學校的教育工作進行福傳工作,分享和傳播聖經的訊息。

另一位學員表示,對聖經導論這課印象特別深刻,平時很少以這樣的系統式的去閱讀聖經。從聖經的結構、歷史背景、文字、文體、寫作手法等去閱讀聖經、理解天主想告知我們的道理、理解耶穌傳下來的教會是一個怎樣的教會。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透過瞭解聖經當中的道理,讓我們反思自己的生活。跟導師一起走過一遍舊約聖經後,她決定要將聖經全本閱讀最少一次,她希望能體驗到真正的聖經閱讀。這一次她也要閱讀的不單是聖經章節,她會將註釋、引言、當時作者的目標讀者是誰,甚至要看參考書去瞭解聖經章節的歴史背景、當時人民的生活、文化等等。

而學員譚春紅則表示,自己雖為教友,但沒有系統地進修過,十分感恩是次課程,在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導師教導下,受益頗多,特別在聖經、舊約、新約及福音的導論中,給她的印象尤為深刻。她覺得天主特別愛人類,使人類跟禽獸有所不同,地位尤為尊貴,賦予人類聰明、智慧、理性、自由意志,以及辨別善惡的良知使人肖似祂自己,並將人類認做祂的義子、義女。天主希望祂這些子女都努力向上,在生活中不斷更新自己,以彰顯天主肖像的清新和光輝。同時,天主也賜給人類良知和自由,也希望人類能擅用良知和自由,但是人往往違背良知,妄用自由,自高自大,自私自利,犯下種種罪惡,玷污破壞天主的肖像,天主並沒有棄之不顧,反而賜下祂的獨生子降至人間,取名耶穌基督,做人的表率,引道並協助人恢復天主的肖像,耶穌基督充滿愛心、慈悲、寬恕、關懷、同情、服務、犧牲等德性。祂的思言行為以及全部生活,都是我們該學習和效法的。祂心甘情願接受十字架的酷刑及死亡,不但只是代替人們贖罪,更是告訴我們:「該棄絕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着我。」可是生活中的人,常常忘記十字架的精神,在任何事情上,心裡永遠都只有自己,看,也只看到自己,一旦有利益衝突時,想的還是自己。而耶穌的復活,不但只是給予我們末日復活的保證,而且也告訴我們要時時醒悟、悔改,度一個嶄新的生活,耶穌升天以後,派遣充滿愛之熱火的天主聖神,降臨到我們心間,賦予我們聖神七恩,做我們的良友導師,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

由此可見,古往今來,天主對人類的愛一直沒有改變,改變的卻只是人,我們只有不斷地祈禱,求主幫助我們不被世俗同化,「不忘主恩,不忘初心」,勇敢地活出「基督」,並為祂做見證。

創造與原罪

吳秀婷聽到「神學」二字,總令人感到神秘與奧妙,初次接觸「基礎神學」內容,發現其一環扣一環,博大而深奧的導論令人似懂非懂。然而,令她印象較深的,可說是文神父教導的創造與原罪。從天主的創造,人類的始初,聖經故事的創世紀,都是我們往上學習的基礎。猶記得課堂上提及,現代教育的缺失,正是培養孩子的意志,而當中令她沉思,意志的由來以及培育意志的方法。正如聖經所說:「祂不需要時間、工具和材料,僅憑自己的意志,便創造了一切。」天主憑着自己的意志,創造了天地萬物,而神學這門學問,正正就是需要我們有足夠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德,從信仰出發,不斷思考並推動反思來啟示神學的奧妙。

那麼,培育孩子擁有堅定的意志,不僅是成長旅途的重要任務,更是幫助他們找尋正確的價值觀和提升道德判斷的能力。神學裏的信德,需要人們內在的分辨與思考,以明智和理性的相互作用以達致精明選擇的能力。回到天主創造原祖父母,他們對天主的信德被受考驗時,顯然未有堅定自身的意志而導致無法作出精明的選擇,結果就有原罪的出現。原罪始於信德薄弱的原祖父母。因此,培養孩子的意志是協助他們遠離罪惡,而神學是基於人類理智來明白已知的奧秘。當我們經過思考,明白理智能助我們行善避惡,信仰不是要我們解答問題,而是與困難共存並嘗試找出解決的辦法,神學就在當中,幫助我們理解和深化個人的信仰。

神學是信仰尋求理解,並在信德的光照下,逐步走近天主的聖言和奧秘。我們需要時間優化自己內在的信仰,完善自己的德行,用已啟示的奧秘來推己給人,讓更多人自發地去瞭解、感受和體會信德的奧跡。當現代的人崇尚自由,我們更應讓他們知道自由是由於人有理智及意志的能力作出理性的選擇,而理智與意志來自信德,信德和信仰來自神學的根源。神學帶領我們從信德出發,藉着以啟示的奧秘,堅定我們的信仰和意志,同時將信仰的真理與其他的知識連結,讓我們帶着謙卑的心尋找對信仰的認識並推動自己所相信的,信仰的可貴就是能讓我們在這個奧妙的世界中,理解當中的不完美並體會過中的真善美。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