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itor Teixeira
譯:余漢釗
約瑟夫主義(Josephismus)是一套政治宗教理論體制,主張政教合一,該名稱源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Joseph II, 1765-1790)。其實約瑟夫主義是加利岡主義的奧地利版本。其主要的特點是徹底改變教會與國家的關係,當然說的是奧地利政府,是它在其國土內領導宗教政策而不受教廷的干預及指派。法國加利岡主義是約瑟夫主義的啟示,其政治背景是啟蒙運動(Illuminismus)盛行時期的專橫主義。當時奧地利的社會政治環境並非強大或正面的,因為帝國正在衰落,而路德派控制的普魯士則穩步發展。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所統治的國土逐漸瓦解,故迫切地需要皇室法令來統一及加強中央統治。因此,在宗教方面,要規劃一種政策來協調皇帝與緊隨教宗的地方教會領導人,如樞機主教,主教和修院院長等人之間的權力。
當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Maria Theresia, 1717-1780)於1745年至 1765年在位的時候,採納了考尼茲親王温塞爾安東(Wenzel Anton, Prince of Kaunitz-Rietberg, 1711-1794)約瑟夫主義的治國理論。第一項措施便是減少教會在國家建制內的機構,特別是教區的神職人員,因為他們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一群。教育改革,因為是在教會手上;修會改組,以及神學院必須要進行考試等,便是增加中央政府控制教會的一些手段。但是到了他的兒子約瑟夫二世登基掌權後(1765-1790),才實現了限制教廷在教義及道德倫理的權力,把政府管制的奧國主教團無需按教廷的指引行事,將各個修會國有化或是把其總會設於外地的修會改為受奧地利所管治,廢除大部份的隱修院,只保留那些被視為有利於牧靈及仁愛的牧靈聖職而己。
國家教會
一個奧地利國家教會的基礎已形成,不論是體制或是靈修及仁愛方面,它是按照啟蒙運動的原則發起,並由政府作主導及控制教會的日常生活。這由考尼茲親王所構想的理論是因約瑟夫二世而得名,並得到了皇權至上的支持者所擁護,他們捍衛政府有權去干預教會內部事務,並最終實現了約瑟夫主義——一種加利岡主義(Gallicanismus)和費本尼主義(Febronianismus)的混合主義。粗略地說,約瑟夫主義對其他奧國內的宗教信仰是很大包容,如基督新教,猶太教,東正教和伊斯蘭教等,並為此於1781年頒佈了容忍法案(Toleranzpatent),給予任何宗教同等的地位和重要性。
約瑟夫二世一路以來都盼望能成為教會的忠實信徒,故最早的時候,他的內閣成員都是虔誠的信友,並鼓勵培養更好的修士和把牧靈工作做得更好。可惜不久之後,受到了開明專制(Enlightened despotism)所影響,一個萬能及各處都在的皇權把他吸引到那裡去了。約瑟夫把教會置於其勢力之下,就算是教理及有關靈魂的事務都接管了去。他想把教會權力分散,把在奧國的教會全集中在維也納,脫離教宗的管轄。維也納的開明教會全部國有化,甚麼都限制、簡化及集中。它批准離婚再嫁娶,擺脫了教廷的限制。它成立了總修院來培訓神職人員,但所學甚少,僅是為了服務國家而已。同時,所有那些被認為對國家無用的宗教組織都被禁止,如修會等。
另一方面,增設了數以百計的堂區及牧民職務,並開始改善該等修院的質素,如運用了新的手法及教學方法,以致令很多奧地利的主教大為欣賞。很多逃過了大迫害的修會轄下的教育機構,在教學方法上得到了很大改善。不過,亦有很多主教對政府任意破壞宗教事務一事上仍持反對的態度。1782年,雖然教宗庇護六世(Pius VI)努力試圖把奧地利教會重投教廷懷抱,並於同年訪問維也納以圖撥開陰霾,但終告失敗,主要是因為奧國皇室在接待教宗的冷淡態度,並禁止在皇室工作的神職人員於教宗訪問的那幾天逗留在維也納,同時在宗教議題上拒絕作出任何的讓步。約瑟夫主義和加利岡一樣持續了一段時間,一直至十九世紀初期為止。但群眾要求與教廷保持聯繫,他們大多轉向對皇室不滿的主教,而哈布斯堡王朝的各個小國亦反對約瑟夫主義。這派理論明顯地衰落,而且不單在奧地利,在帝國內的其他地方,如匈牙利亦受人擯棄。法國大革命更助長了約瑟夫主義的失敗,把它在宗教上及政府治上曾佔的重要地位一掃而空。
事實上,雖然教廷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大部份領土上被約瑟夫派褫奪去了很多傳統特權。但約瑟夫二世所發起的皇室宗教起義軍,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令主教們及修道院院長們更忠於教宗。他們把約瑟夫主義的影響逐步減弱,而它成為了一種不合時宜的理論,其成效只是企圖挽救衰落的帝國多於鞏固自己的霸權。可能這是一隻垂死天鵝的哀歌,因為他的繼任人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 1790-1792)向教會交還了很多特權。